您当前的位置:首页>18luck备用 >热点问题> 内容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领略到非遗螺钿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传统非遗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8月3日上午,薛家镇文体站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活动。共有12组家庭的孩子、家长、授课老师及工作人员30多人参加本次活动。手工螺钿胸针,不仅仅是一件饰品,更是一件艺术品。
问:本次非遗文化活动的举办地点是什么?
答:本次非遗文化活动的举办地点是薛家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华夏艺博园A座二楼)。
问:本次非遗文化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答:本次非遗文化活动的主题是“古韵遗风 非遗螺钿”。
问:本次非遗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活动伊始,老师详细地介绍了螺钿工艺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以及制作螺钿饰品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螺钿工艺作为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以其绚丽多彩的图案和细腻的质感令人赞叹不已。接下来就是期待已久的DIY环节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纷纷亲自动手,体验螺钿制作的乐趣。从设计造型到镶嵌粘贴、封层,大家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道工序,尤其是镶嵌粘贴这一过程,需要不断调整螺钿片的位置和角度,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他们拿起工具,小心翼翼地将一片片色彩鲜艳的螺片镶嵌铜制蝴蝶胎底上,通过不同颜色的搭配,最终赋予了一只只“蝴蝶”不同的神韵。在他们手中,这一只只“蝴蝶”仿佛在翩翩起舞,细腻雅致,流光溢彩。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精心创作,一个个精美的螺钿胸针完成了,有的艳丽、有的淡雅、有的别出心裁、有的工整细致、或灵或秀、各有特色。大家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的笑容。
问:什么是螺钿?
答:清代诗人刘应宾有诗云:“螺钿妆成翡翠光,紫霞秋澈婺州香”。螺钿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瑰宝,历史悠久、工艺复杂,外表平实又华丽,作为一项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已经存在了上千年。所谓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螺钿”里的“钿”,是镶嵌的意思。经过螺钿装饰的器物,绚丽奇幻、光华可赏,来自天然产物的斑斓色彩,惊艳之余还带着一种低调的奢华感。螺钿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西周时期,螺钿工艺就被用作于漆器上。到了唐朝,中国的螺钿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
问:本次非遗文化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本次非遗文化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大家带来了独特的文化体验,深入感受螺钿工艺之美、品味传统工艺之浪漫、领略沉淀千年的非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