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视界>18luck吧 >法院> 内容
为进一步强化青年干警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有效交流提升学习成效。7月28日,新北法院组织该院35周岁以下青年干警,开展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集中学习暨“新思想 青年说”活动,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李锐主持活动。
与会人员观看了微动漫《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李锐就如何贯彻落实政法工作条例作了专题辅导。
两名青年干警代表分享交流了《裁判是怎样写成的》《判词经典》读后心得体会。分享过程中,刑庭员额法官王桢煜说到:作为一名基层法院刑事法官,在面对大量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提倡简化裁判文书,使用要素式裁判文书的同时,如何保持对于裁判文书写作的兴趣,而不把复杂文书的写作作为一种负担,首先是要正视自己的职业,时刻牢记自己作为法官的职责,作出一份能够定分止争、平讼息诉的裁判文书正是一名法官职业的内在要求。详读《裁判是怎样写成的》这本书,使我对裁判文书的理解更深,书中的很多方法、理念对我案件办理、裁判文书撰写都提供了很好的指导,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作为一名学徒,我会真正沉下一颗心,办好每一个案件。
执行局法官助理顾怡说到:法律和文学,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就是虽然谈不上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也算是气质不同的两个行当,但是我认为他们的关系更多像法律和政治,相互交融。裁判文书是具备一定的格式的,但是并不代表裁判文书是冷冰冰的,没有温度,相反,因为它的受众群体大部分因为是公民,所以它更多应该是“接地气”的,毕竟正义不仅要实现,更要以人们看得懂的方式实现。但是同时,它有具备一定的灵魂,因为它的生效会与否,会出现截然不同效果, 它就像一台时间机器一样,会带走一些东西,留下一些东西,甚至会创造一些东西。
综合办主任史璞頔以《从影视作品谈——奋斗是人生最高的礼赞》为题讲授专题党课。授课过程中,与会青年干警围绕什么是青春?青春是什么模样?你们怎么理解青春?进行了深入探讨。
民一庭法官助理黄雯茜谈到:法院人的青春是五彩斑斓的。青春是红色的,在庄严的法徽下,秉持正义之利剑,传递真善的力量,在飘扬的党旗下,换上防护服,同心抗疫,一往无前。青春是绿色的,对工作满怀热情,奔走在庭前庭后,化解矛盾纠纷。青春是橙色的,对生活充满热爱,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传播正能量,但是“忠诚、纯洁、可靠”才是我们法院人的青春中最亮丽的底色。我的青春是充满希望的,也是承载担当的,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让公平正义浇筑我们法徽下不朽的青春,努力奋斗,与法同行,追梦不止,不负青春。
审管办法官助理杭彧礽谈到:1916年9月1日,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发表《青春》一文,这一年,他27岁,在那个水深火热的时代,他在正青春的年纪,由季节变化之春天想到了生命之春天,写下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我想,作为法院干警,我们应当手持正义之剑,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史璞頔结合《觉醒年代》《长津湖》《功勋》等三部影视作品,深入探寻奋斗的意义。
她说,什么是奋斗?奋斗,就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努力斗争。有些同志认为“人间不值得”,信奉所谓的“丧文化”,那么奋斗真的没有“市场”了吗,“躺平”才是最终答案吗?我想并不是。或许,只是还没有找到奋斗的意义。
在谈到华为公司的“奋斗者精神”企业文化时,行装科干警周雨亭表示:近年来,海外资本对华为围追堵截,企图通过芯片应用系统等钳制华为的发展。华为由于提前开始研发鸿蒙系统和海思芯片,虽然发展受阻,但是不懈奋斗,必将使我强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要学习华为的奋斗精神,通过奋斗提升自身能力,不断挑战困难然后战胜困难,实现新的发展。
授课最后,史璞頔向青年干警发出号召:“我们都还很年轻,要坚持奋斗,不要怕苦不要怕累,有且只有把我们的青春和汗水挥洒在我们的司法事业上,才让我们的人生拥有无限的价值。”
活动最后,李锐就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点评。他表示,一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强化理论武装、践行为民宗旨、抓好意识形态,二是要主动作为有担当,注重增强本领、明确目标、持之以恒,三是要日省己身讲原则,切实强化司法作风、筑牢廉洁底线、保持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