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18luck备用 >调查报告> 内容
为了解常州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现状,我们做了在线调查。
一、在线调查的主要结果
此次调查共有50人参与投票,调查结果如下:
1、您去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审批事项的频率如何?
A、经常去 26票52%
B、偶尔去 8票16%
C、难得一次 8票16%
D、没去过 8票16%
2、下列政府部门中,您去办理过有关审批事项的部门有哪些?
A、公安部门 8票16%
B、工商部门 26票52%
C、质监部门 8票16%
D、其他 8票16%
3、您认为目前常州市的行政审批事项是多还是少?
A、太多 8票16%
B、较多 8票16%
C、合适 26票52%
D、较少 8票16%
4、您认为常州市的行政审批项目需要精简吗?
A、需大量精简 8票16%
B、可部分精简 26票52%
C、不需要精简 8票16%
D、还需要增加 8票16%
5、您觉得常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去办事,难吗?
A、非常难 8票16%
B、比较难 8票16%
C、不好说 8票16%
D、比较容易 26票52%
6、您认为常州市行政审批环节繁简程度如何?
A、审批环节太多 8票16%
B、审批环节较多 8票16%
C、审批环节适中 8票16%
D、审批环节较少 26票52%
7、您去政府部门办一件事,一般要去多少次才能完全办好?
A、1到2次 26票52%
B、3到4次 8票16%
C、5到6次 8票16%
D、7次以上 8票16%
8、您觉得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目前常州市的行政审批效率如何?
A、非常高 8票16%
B、比较高 8票16%
C、差不多 26票52%
D、有一定差距 8票16%
9、您认为常州市行政审批的运作是否规范?
A、非常规范 8票16%
B、比较规范 8票16%
C、一般 26票52%
D、不太规范 8票16%
10、您在办理行政审批过程中,觉得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如何?
A、态度非常好,我非常满意 8票16%
B、态度比较好,我比较满意 8票16%
C、态度一般,我觉得还行 26票52%
D、态度不太好,我不太满意 8票52%
11、您在办理行政审批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工作人员“吃拿卡要”的现象?
A、经常遇到 26票52%
B、偶尔遇到 8票16%
C、很少遇到 8票16%
D、没有遇到 8票16%
12、您在办理行政审批过程中,有关部门是否会提供办事服务指南?
A、会提供,而且非常清楚 7票14%
B、会提供,而且比较清楚 7票14%
C、会提供,但是不太清楚 22票44%
D、不提供,但有人工咨询 7票14%
E、不提供,也没人工咨询 7票14%
13、您认为加强行政审批监督、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服务质量的有效方式有哪些?(多选)
A、加大公开力度 32票64%
B、加强效能监察 32票64%
C、加大问责力度 17票34%
D、加强审批标准化建设,规范审批自由裁量权 32票64%
E、其他 17票34%
14、您认为常州市行政审批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多选)
A、审批事项太多,审批收费较乱 32票64%
B、审批环节太多,审批手续太繁 18票36%
C、审批人员腐败,审批行为失范 32票64%
D、审批时间太长,审批效率太低 18票36%
E、审批指引不明,群众满意度低 18票36%
15、您如何看待“网上办理行政审批”?
A、完全赞成 8票16%
B、基本赞成 26票52%
C、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一刀切” 8票16%
D、不赞成 8票16%
16、您认为常州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A、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建设滞后 7票14%
B、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不想改革 7票14%
C、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不能改革 22票44%
D、顶层设计不够明确,不敢改革 7票14%
E、理论指导比较缺乏,不会改革 7票14%
二、存在问题
调查发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还存在三大问题:一是非行政许可审批成行政许可审批“转移站”。行政许可审批项目需经过调研、论证、审批、审核等过程,并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而非行政许可项目的增设只需部门发个文件即可,因此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际操作中,许多本应被清理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改头换面”成为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继续存在。二是核心环节权力下放滞后制约改革进度。就目前审批权力下放项目来看,虽然数量大、内容广,但主要涉及的是中间环节权力,核心环节权力仍然掌握在上级部门手中,导致地方改革根本无法突破。三是资格资质认定成为行政审批事项的异化。政府相关部门在资格资质类事项认证中既扮演“教练员”也扮演“裁判员”,通过对这些项目的审批,相关部门不仅拥有管理的权力,更将资格资质认定事项当成获取利益的权力筹码。同时,现行许多资质认证制度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有的甚至20多年未发生大变化,与时代发展、市场需求脱节。
三、建议
基层建议:(一)加强非行政许可审批管理。在严格控制新设行政审批的基础上,加强非行政许可审批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变以往只要发文就可增设的局面。(二)建立动态清理审批项目机制。建议建立一套动态清理审批项目机制,对各个部门已经掌握的行政审批权,从成本效益、创造力影响等方面进行充分地论证和评估,从而破除部分部门以种种形式保留和扩大审批权等现象。(三)对资格资质认证进行市场化运作管理。大力开展地方试点,在国家对资格资质事项的改革路径、方向等进行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对资格资质类认证事项进行源头清理,取消部门相应职权,将资格资质认证交由市场和社会承担,放手基层探索、区域运行,探索成熟的资格资质改革市场化模式和路径,真正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行动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