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公开>信息公开专栏>重大项目> 内容
2014年,春江镇以“重大项目突破年”为抓手,扎实推进园区发展、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生态保护等工作,实现工业总产值105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035亿元,同比增长均达14%,实现工业利税65亿元,同比增长16%,分别占高新区比重的32%、36%、34%和30%。成为高新区第一个“千亿镇”。
产业盘点
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港口物流贸易“三足鼎立”
化工新材料提档升级。2014年,化工新材料完成工业总产值6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32亿元,同比增长均达14%,完成出口总额8.5亿美元。两大超百亿企业新阳科技集团、华润包装分别实现销售168亿元、101亿元,其中,华润包装常州基地PET产能首次突破130万吨,创历史新高,其出口总额达4.4亿美元,列高新区企业出口总量第二位。随着全球最大投资规模年产16万吨朗盛三元乙丙橡胶项目、国内领先水平年产16.7万吨乙烯、丙烯富德能源MTO项目以及新扩产30万吨苯乙烯、60万吨乙苯新阳科技集团项目的竣工投产,将为产业链贡献200亿元以上产值。
装备制造异军突起。2014年,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134亿元,其中,超15亿元企业1家,超 5亿元企业4家,超亿元企业22家。成功引进年产30万台SUV、MPV系列的郑州日产整车项目,借此东风,该镇确立以东风整车基地为引领、加拿大麦格纳动力总成、美国诺贝丽斯、德国贺尔碧格、新加坡上华壹特、日本托普拉等一批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为重要支撑的整车与零部件产业链。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卷铁心牵引变压器在太平洋电力集团诞生,为世界变压器产业带来重大变革。以此为契机,该镇将加快集聚以太平洋电力集团、雅柯斯电力、雷勃电气、天得电力等优质企业为代表的智能电气产业链。
港口物流贸易蓬勃发展。2014年,长江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262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4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和7%,完成集装箱2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3%。与此同时,总投资超7亿元的常州港录安洲港区4号泊位工程通航水域岸线顺利建设中;总投资12.7亿元的新润石化仓储项目,一期54万立方储罐已正常运行,二期项目正式启动,建成后总规模达80万立方。引进安邦物流、德宝物流、朗捷仓储等第三方物流项目,其中,安邦物流主要为天合光能、瓦卢瑞克、中国石油等行业龙头提供物流仓储支持,获评全国“AAA级物流企业”,为常州市仅有的两家省级甩挂运输试点企业之一。新阳科技集团“苯乙烯电子交易中心”全面建成,将依托常州港口优势资源,成为常州市首个化工产品电子交易中心。
力量源泉
招商引资和有效投入“两手硬”
今天的招商就是明天的投入。2014年,该镇完成新批外资项目14个,新增工商登记2.15亿美元,完成实际到账外资2.7亿美元,完成工商注册内资28亿元。在超百亿、超50亿元人民币以及超5亿美元项目上实现新超越,成功引进总投资超100亿元年产30万台整车的郑州日产常州基地项目、总投资70亿元的联东U谷常州国际企业港项目、总投资5.1亿美元的新阳科技集团化工新材料项目,创历史之最。首次成功引进外资服务业项目5个,其中注册资金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3个,实现外资服务业项目引进数量新突破。目前,总投资9980万美元的新阳科技集团苯乙烯项目、总投资6000万美元的富德能源聚丙烯增资项目、总投资4998万美元的埃菲天鸿项目以及总投资4990万美元的博纳高性能材料项目已完成工商登记。总投资100亿元的郑州日产整车项目、总投资4500万美元的光大苏伊士危废焚烧项目、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阿克苏诺贝尔项目进入报批阶段。
2014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2亿元,其中工业投入2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 %和18%。累计推进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99个,其中外资项目19个,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2个,31个市、区重点项目开工率达100%。全力以赴抓开工:强力推进总投资16.3亿元、当年投入1.1亿元的富德能源MTO、聚丙烯、烯烃转化项目,总投资6.1亿元、当年投入2.5亿元的合全药业项目,以及总投资5.1亿美元的新阳科技集团化工新材料等69个项目顺利建设。想方设法促竣工:竭力服务总投资17.8亿元、当年投入15.5亿元的朗盛三元乙丙橡胶和仓储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5.2亿元、当年投入1亿元的诺德化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当年投入6500万元的杭钢卓信履带板等39个项目。千方百计保投产:全力保障阿克苏诺贝尔、诺贝丽斯、美伊电钢等25个项目顺利投产,预计项目达产后可新增产值150亿元,为全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未来方向
打造百姓认可的区域经济“一极”
该镇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隐患排查治理和化工企业综合整治,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生态镇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创新驱动卓有成效。全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高新技术产品53只;各级各类研发机构16家;申请专利1602件,其中发明专利489件;举办专场产学研活动8场,签订产学研协议24项;全年列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9项,其中,大成镀膜的“金属带材卷对卷连续真空镀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装备研发及示范”项目列入国家工业支撑项目,项目产业化基地及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平台正加快建设中;范群干燥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器制备智能成套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和汉森机械的“智能化多功能履带式拖拉机及成套作业机具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均被列入省成果转化招标类项目。
专项整治推进有力。全面实施化工园区封闭式管理,园区形象得到明显提升。全年新增关停“三高二低”化工企业 8 家,累计关闭企业44家,回收土地2000亩;全年减少污水排放110万吨,VOC排放785吨,固体废物排放5432吨;完成22台锅炉整治、8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改和5家企业扬尘整治改造;全年投入 1.4 亿元实施绿化改造、导视系统建设;建立桃花港河沿线跨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循环经济多措并举。通过合理布局产业空间,优化产业结构、高效利用资源等各项措施,加速推进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根据实施方案和专家意见,积极实施化工废渣河道淤泥制砖、回收顺酐废渣制富马酸等七个重点支撑项目,其中循环经济废物交换平台等四个项目入选省级循环化改造补助项目,成功争取省级专项配套扶持资金2000万元,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申报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