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18luck备用 >调查报告> 内容
为更好地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愿,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切实掌握第一手情况,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一次“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此次参与调查30人,年龄26-40周岁居多,大家对我镇梅林村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情况都比较了解,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对我镇的影响利大于弊。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在于优化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素质等方面。美丽乡村的“美”最应体现在良好的思想观念和优美的村容村貌 及崭新的生活习俗。调查中认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宣传方面稍显不足。认为梅林美丽乡村建设中对其他村(社区)建设最具有示范意义的是生态旅游。认为梅林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前景挑战与机遇并存,梅林村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变化最大的是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业。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大家帮助提升群众整体素质,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好宣传工作,自觉做文明村民参与建设。
二、调查分析
常州市首个建设“美丽村庄”全面规划选中我镇梅林村,梅林村“美丽村庄”规划是常州市建设美丽村庄的第一个全面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后,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梅林村“美丽村庄”总投资3000多万元,预计到2015年11月份,不仅梅林当地的居民,还有城里来的观光客,都能看到并且感受到一个水清、宜居、生态的美丽村庄,不仅有农游特色百亩地的梅园、500亩地的蓝莓采摘园,还有钓鱼、游乐、高尔夫练球场等充满乐趣的农家乐,并且可以品尝到这里原生态的农味。具有当地特色的发展目标与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目标是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繁荣昌盛、风貌美好的江苏特色生态农业与乡村文化旅游名村;产业发展策略是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业双链互动、传统乡村儒家文化保护与休闲游学类旅游多维互促。
为梅林给出了一个十六字的形象定位:静思问道,悠乐天堂;梦里故园,原味水乡。
今年以来,梅林村两委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健全组织、突出重点、强化投入,目前各大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美丽乡村建设雏形初现。
1.抓规划调布局,统筹推动显成效
通过组织外出学习、召开推进会等多种形式,与镇、村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对规划中存在的规划标准低、规划不全面等情况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同时,规划还充分考虑村民的建议,力争建设群众心目中满意的美丽家园。
2.抓产业重特色,整合资源创品牌
梅林村以产业转型为途径,大力推进草坪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草坪产业,以“支部+合作社”的模式,成立草坪协会,推动草坪规模化生产,打造梅林村独特的农业产业品牌,创造品牌效应。二是走生态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新路,大力引进“水云间”、“美之康”、“好客来”等一批大型生态园项目,目前“美之康”(高尔夫练球场)主体建设已接近尾声,“好客来”蓝莓采摘园规划方案也已完成,傲梅园正在施工建设中。三是依托东林寺、孔庙、梅林戏楼三大历史文化遗址,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业双链互动、传统乡村儒家文化保护与休闲游学类旅游多维互促激活集体经济,将风景变成产业,将美丽转化为生产力,全面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3.抓建设重生态,美化环境靓村貌
一是加强村庄道路建设,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浇筑盛源生态园—S122盛东路,全长1200米,宽6米)、延寿河—东林寺(延东路,全长800米,宽6米)、延寿河—盛东路(孔家中路,全长800米,宽4米)三条条黑色景观大道,另一条安西公路—河北村(延寿河路,全长2300米,宽8米)正在施工建设中。
二是加强污水处理建设,完成孔家、张家、刘家、长巷里污水管网接管建设。
三是加强河道整治及绿化。打造一条人工景观河,将村内各个分散的沟塘全部贯通,改善水环境、扩大水面积、修复水岸线、种植水生植物,形成南北和东西贯通的清水廊道,并在河道上修建多座石拱桥,以绿化、草坪为基础,配以小桥流水、亭台长廊等,呈现四季如春的景象。目前长巷里自然村四条沟塘、东林寺东西三条沟塘清淤工作已告一段,已进入沟塘打通、水岸线修复、河岸绿化种植、修建桥梁阶段。
4.抓重点保质量,“穿衣戴帽”稳推进
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改善庄面貌,梅林村按照梅林村省级美丽乡村特色样板示范村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念好“早、深、严”三字诀,扎实推进孔家、张家、刘家、长巷里、金家五个自然村的民房建筑“穿衣戴帽”工程。
“早”:提前筹划、及早准备,确保穿衣戴帽起好步。镇、村两级领导高度重视穿“衣戴帽’工程,先后多层次召开联席会议,商讨施工方案、招投标方式方法等,在建设工程未启动时更是多次到各自然村勘察,对村点涉及户数、粉刷面积、屋脊及四周走线面积等进行详细统计,并造好预算。
“深”:广泛发动、积极引导,努力营造穿衣戴帽良好氛围。加强对党员群众的宣传,全面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发动党员群众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强宣传。组织村民代表到其他省市的美丽乡村参观,让村民亲身感受穿衣戴帽工程带来的好处。全体村干部分为三个工作组,分片负责协调片区内的矛盾,开工前挨家挨户发放告村民书,上门上户宣传发动群众,统一村民的思想。
“严”:把握关键、精心实施、确保穿衣戴帽顺利实施。严格按照“坚持标准、分步实施、按时完成”的推进原则,每天派专人在现场督查工程进度,并要求施工单位每两天汇报情况,每周一下午召开碰头会,商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解决方案,做到高标准启动,严要求推进,高质量完成。
三、美丽乡村建设几点建议
1.因地制宜、完善规划。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最大的节约。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施工。一是要凸显个性设计。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努力打造我镇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二是要突出产业支撑。把环境改善与资源开发相结合,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三是要稳步推进。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入手。
2.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尽快建立美丽乡村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对乱倒垃圾、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警告或经济处罚。建立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
3.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标语、村庄整治新旧照片对比等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群众更直接、更生动地感受到建设所取的成效和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同时,还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对外形象。